党务工作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务工作
家训家风,伴我同行
发布时间:2018-08-29 00:00:00     点击量:2457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三江为墨,书不尽党的伟业。四季如歌,歌不尽党的光辉。穿过岁月的漫漫长河,回望历史的风起云涌,党代会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党的十九大,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无法否认的是,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都离不开一个“家”字。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

“六尺巷”的故事,我一直铭记于心,以此砥砺自己,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清朝康熙时,一纸家书被快马加鞭送到了礼部尚书张英的手中,信中告邻居侵占他的宅边地,欲让张英凭借官威压一压邻居的气焰,谁知张英回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得诗后,主动退让三尺,邻居闻之,受到感动也后退三尺。成就了家喻户晓的“六尺巷”。由此可见,特别是对那些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人,你该如何用权?人们都要豁达大度,更不要“以权谋私”和“以势压人”。人与人相处,只要多一分谦让,多一分宽容!在矛盾面前,只要心胸宽阔,很多干戈都能化为玉帛,和谐局面就能出现。

历史长河的积淀告诉我们,“家齐”即家庭和睦,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长辈们传下来的做人做事的风气和道理,是衡量我们行为的一把尺,是一种训示。它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训诫,它是“奉先思孝,处下思恭”的劝告,它是“倾己勤劳,以行德义”的勉励……

有些记忆,不会伴随着时过境迁而淡化。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的家人心存感激,在感激他们为我默默付出的同时,更感激他们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一直庆幸着,我们家也拥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并且这些家风家训一直在帮助我前行,是我坚固的后盾。我们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大家一直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还多次被街道办评委“五好家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保卫工作的管理人员,我觉得,家风家训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助我前行。我们家家训第一严的就是重孝。从小,父母就要求我们“百善孝为先”,言传而且身教。特别是我母亲,在我们公认的、不可多得的孝顺媳妇。在悉心照顾公婆的同时,对于我们晚辈同样细致入微,让我们少一些顾虑,为我们减轻重担,全身心投入于工作。

记得2008年,我离开了绿色军营,由部队退伍,入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有限公司。从一名军人到一名保卫人员,从祖国边疆到天元公司,我依然坚持着守护的职责。十年来的青春、艰辛、劳累和汗水,在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最清楚的记得家人对我说过:“你要迎难而上,今天你多学一点,明天就能提高效率,工作做好了,困难也就自然的解决了。所以,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从而成就了现在的我。

云在哪儿,取决于风的方向,风不定,云会迷茫。人,亦如云一样,行走在人世的天空,“家风家训”尤为重要。因为于我们而言,它是最基本的同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环境。我想,家风家训关乎大国治。如果每个家庭都尽力形成凝聚合力,那么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就组合成了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所以,让良好的家风轻轻吹起,让良好的家训代代相传!(郭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