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榆林:循环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发布时间:2009-09-22 17:30:33     点击量:1222次    作者:管理员   分享到: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在一望无际的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会出现这样一片融能源综合利用与环境友好理念于一体的生态型能源工业示范园。

  塞上9月,一场秋雨过后,当记者驱车来到陕西省榆林市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时,不禁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在曾经风沙肆虐的沙荒地上,延长石油集团年产150万吨甲醇项目、年产150万吨渣油DDC、年产100万吨烯烃等大项目正热火朝天地加速推进。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园区规划一期启动区7平方公里,建设总投资逾30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20亿元。初期以甲醇项目综合匹配MTP、MTO以及耦合发展聚丙烯、聚乙烯等10多个烯烃下游产品;二期以现代煤化工为主,长远规划建成年产1000万吨甲醇、300万吨烯烃下游产品生产基地,最终形成产值过千亿元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不仅产业规模巨大,而且这里是能源大市榆林实现能源工业结构转型优化、资源深度利用和环境友好型资源开发的集中示范园区。靖边县委书记马宏玉介绍说,一吨煤转化成甲醇可以增值4倍,煤、油化工向烯烃以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十倍、几十倍。而集约化布局、专业化运营的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正是实现这种质量型增长的科学载体,也是榆林市能源工业以产业聚集推进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榆林,类似的循环型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体系格局被称为“两区六园”。其中油化工、煤电一体化联动、煤化工、载能工业以及粉煤灰制水泥等废渣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正日益延伸、壮大。

  去年,榆林市生产煤炭1.55亿吨、石油近800万吨、天然气87亿立方米、甲醇82万吨、发电量238亿千瓦时。榆林在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的同时,正在形成国内最大的煤电一体化火电基地。煤炭和油气开发当量分别占到全国的5%以上,榆林已成为国家“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之一和“西电东送”的枢纽。记者采访期间,恰逢榆林新能源高层论坛召开,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表示:“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战略优化经济增长是榆林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榆林市一方面积极探索资源开采生态补偿机制,另一方面,坚决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生产技术和设备,关闭了全部60万吨以下小兰炭企业和小火电企业,重点督查50户污染企业的节能减排和十大节能重点工程建设。一个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国家绿色能源化工基地正快速崛起。